不銹鋼彈片鍍鎳層不合格的補救方法
出處:公司新聞
點擊:1293
時間:2024-11-26
不銹鋼彈片鍍鎳層不合格時,可以采取以下補救方法:
一、補鍍法
- 陽極處理:先將不合格的彈片置于特定的溶液中進行陽極處理。溶液成分通常包括硫酸(添加劑量為750g/L)、甘油(添加劑量為60g/L)、鉻酐(添加劑量為50g/L)和草酸(添加劑量為10g/L)。控制溫度在15~25℃,電流密度為0.8~1.2A/dm2,處理時間為4~7秒。
- 清洗與鍍銅:經過陽極處理后的工件應立即在1:3的鹽酸中浸漬1~3秒,以去除可能附著的鉻酸。隨后進行水洗,然后迅速置于氰化鍍銅溶液中鍍銅,電流密度為0.1~0.2A/dm2,鍍銅時間為5~10分鐘。
- 再次清洗與鍍鎳:電鍍銅后的不銹鋼彈片需再次進行水洗,并浸入30~50g/L的稀硫酸中。水洗后立即放入連續鍍鎳槽中,按原工藝條件進行補鍍鎳。補鍍的時間根據所需的鍍層厚度來決定。
二、重新鍍鎳前的預處理
- 清洗:將工件用水清洗干凈,去除表面的油污和雜質。
- 電化學脫脂與陰極電解:對于鍍鎳層起花或亮度不均勻的工件,可以置于電化學脫脂槽中以6~10A/dm2的電流密度進行陰極電解處理,時間為10分鐘左右。電解后,用熱水和冷水分別清洗。
- 硫酸與鹽酸處理:將工件置于質量分數為20%的硫酸溶液中漂洗去膜,然后用冷水清洗。接著,將工件置于質量分數為18%的鹽酸溶液中漂洗活化,清洗干凈后準備重新鍍鎳。
三、注意事項
- 檢查與分析:在采取補救措施之前,應仔細檢查不合格鍍鎳層的具體情況,如厚度不足、局部未鍍上、鍍層起花或亮度不均勻等,以便選擇合適的補救方法。
- 工藝控制:在補救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各項工藝參數,如溶液成分、溫度、電流密度和時間等,以確保補救效果。
- 質量檢測:補救完成后,應對鍍鎳層進行質量檢測,如外觀檢查、厚度測量和結合力測試等,以確保鍍層質量符合要求。
綜上所述,不銹鋼彈片鍍鎳層不合格的補救方法主要包括補鍍法和重新鍍鎳前的預處理。在實際操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補救方法,并嚴格控制工藝參數和質量檢測標準。

